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日前发布了“十二五”期间体育场馆运营和对外开放方面的进展以及“十三五”期间的计划举措,其中提到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
体育总局文件中透露,《“十三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即将出台,将着力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进一步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
文件中称,“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建设县级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类型的场地设施,结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及区域特点,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进一步改善和规范新建居民住宅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做好城市空间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顺应国民休闲度假需求,利用社会资金,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国家公园和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建设,合理利用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及空置场所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
在“十二五”期间,体育总局和相关部门在推动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进一步盘活了场馆存量资源。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2013年底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开放率达到87.65%。
根据普查结果,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场地169.46万个。而至2015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7平方米。超额完成《计划》提出的场地达“120万个以上”、人均面积达“1.5平方米”的目标。2011-2014年,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405个,健身广场24879个,室外健身器材169万多件。